Saturday, August 23, 2014

Do You Invite Truth-Tellers In Your Life?

Like this article from Leslie Vernick's newsletter, a good reminder for us. Re-post here for easier reading, please go to her site for the original article.

Each January I spend a week of my life with some amazing women. We’ve been doing this for eight years and each time gets better and better. We share our lives, our successes, our struggles, our fears and our failures,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We pray together, sing together, study God’s word together and cry together – so much so that last year, we had to ration our tissues and keep them well beyond their usefulness because we were running out.

We give each other travel tips, clothing tips, makeup tips, strategies to better organize our lives, and most precious of all, we encourage one another by telling each other the truth.

One year Jill gently told me that most of the clothes I was wearing were not flattering my shape (Ouch!). Georgia reminded me that I’m too busy and I need to slow down. Wendy encouraged me that I was a good writer (when I doubted myself). Kendra told me I was a kindred spirit friend.

I absorb their words like delicious food; they fill me, nourish me, and help me stay the course. These dear women also ask me hard questions about my life, my priorities, my longings, my relationships, my habits, and what specific things God is telling me to do and to change.

The writer of Hebrews says, “Take care, brothers (and sisters), lest there be in any of you an evil, unbelieving heart, leading you to fall away from the living God. But exhort one another every day, as long as it is called “today,” that none of you may be hardened by the deceitfulness of sin (Hebrews 3:12-13 ESV).

These warnings apply to all of us. No matter how long you’ve been a Christian or how many times you’ve read through your Bible, what position you hold, or accomplishments you’ve attained, you can still develop an evil and unbelieving heart and be hardened by the deceitfulness of sin. We’ve seen it happen among the best Christian leaders. Don’t fool yourself into thinking that you’re above falling down hard or slowly drifting away from the truth.

My prayer for you is that you would not miss God’s best by believing Satan’s lies. I don’t want you mess up your life or your family just because you’re too proud to listen to the feedback from those who care. All by ourselves, we aren’t capable of recognizing lies because our hearts are masters at self-deception (Jeremiah 17:9) and our very nature prefers lies over truth.

So friends, here are four hard questions that I want to ask you so that you may not drift, fall down, or become hardened by sin’s deceit:

1. Do you have real people (not just Facebook friends) in your life who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who will warn you and encourage you? If so, who are they?

2. When they have spoken truth to you have you received it and profited from it or do you resist it and refuse to listen?

3. Do you share honestly and openly what’s going on with you so that if you are falling away from truth or becoming hardened by the lies of Satan, someone would know before your outward life crashes?

4. Finally, if you answered no to any of the first three questions, what is your action plan to invite truth tellers into your life and heart so that you can become all that God has for you?

We need God but we also need one another. Today, invite someone you know to be a truth teller in your life.

許爸家書:您將不會後悔

家書  8/23/2014                                           

經過多年的交往,配搭,同工,及一次次大小事的試驗,我看見教會在起變化。會友在成為“弟兄姐妹”---不只是稱謂上的,而是成為真正的“家人”。我親眼看見更多忠心,無私,可愛的代禱者起來---不是批評牧師或同工,是彼此信任,尊重,相愛,委身,同心。我們一同探討,尋求,切磋---檢視教會的DNA,擬出共同認定的核心價值,以及神放在眾人心中最重要的負擔,然後將這些寫下來,有中文,有英文;經大人及年青人多次的過目,修改,最後定稿,成為教會的羅盤,方向,與指標。

接下來就要面對現實的挑戰了。三代同行?兒童能與大人一起敬拜嗎?分開來不是容易多了嗎? 每週合併崇拜---中翻英,英翻中,聽起來就沒有人喜歡,兩邊都不討好,行得通嗎?所唱的歌,中英文是完全不同的格調,誰來帶?時間的控制,年青人真的怕我們聚會太長!經過翻譯,完整的思緒都變成斷斷續續---懂一種語言的可能聽不清楚,而兩種都懂的則需要聽兩次,能適應嗎?用耳機如何?可能會引來全體罷工,換教會去了!豈不是嗎?四周圍教會多的是,何必來此受苦?.....

但我們心裡有準備,即使需要付上極大的代價,也願意一試,Why? 因為若不改變,後果早已可以想見,並且已經歷歷在目:還不必說到,許多教會英文堂牧師把年青人帶走的事實,即使那種痛苦並未發生,Ethnic churches 仍一直存在著一個特有的問題---那就是中英文堂在一個屋頂下一直是兩個教會,兩代之間甚少交接,下一代靈命上沒有父母的傳承,上一代,文化上也不要求自己進步。教會反映著海外的中國家庭---人住在外國,說的是中國話,吃的是中國菜,讀的是中國報,看的是中國節目,頭腦還是中國思想,但孩子們卻仍要乖乖聽父母的話。在教會,兒童們今天還跟著父母來作禮拜,上主日學,那是因他們別無選擇,其實教會是父母親的教會,他們從未融入過,與大哥大姐也少有接觸,生命的影響也談不上,教會內隱藏著好幾個斷層。許多孩子們上大學之後,就天高皇帝遠,再也不去任何教會了,留下父母親悵然地落淚。....

我由衷地敬佩“傳福”家庭毅然決然的勇氣!從五月到今,已經4月了,捏一把汗,結果實驗還算成功。我們不但邀請年青人加入作教會的決策同工,還請他們參與講道,4個月來年青人已經講了5次,講得蠻好,還會繼續。敬拜也還好,都在適應中。我預備的信息就要更精簡了---最多講30分鐘,加上翻譯20分鐘,總共不超過50分鐘。崇拜完的點心時間,我們不再分開兩個角落各做各的了,卻能濟濟一堂,彼此交談,互相認識,I love it。上主日我講的信息內容是,“我們有一天都會死,那麼今日當如何過活?”這星期五小組時間,我兒子負責帶討論,所以已經來找我複習,並問我要如何帶討論了。兩代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我覺得很好,這才是正常健康的家。幾週前正好是我生日,崇拜後慶生,之後,大家相約去餐館吃飯,結果來了7個大人帶著7個小朋友,最令我高興的是還有11個青年也來,同桌吃飯,融洽,自在,我看見“家”,深感欣慰,其中的美善,一言難盡。....

其實家的形成,最重要的還不是別的,是牧師及同工要長大成熟,成為父親母親,而不只作哥哥姐姐,作牧師或教師。不只注重教導與管理,而是有為父的愛---那麼教會才會有真正的和樂,秩序,和平安。“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But it takes time and effort。不要怕付代價:像地要被犁耙耕過,果子被太陽曬紅,稻子要經過打穀機,BBQ肉要火烤,生命的長大成熟又豈有例外?若您不放棄,我恭喜您,也恭喜您的教會!....

最近這一段時日,是我一生中最平安喜樂的日子。外在的原因有:(1)能與多年前曾經叛逆過7年的兒子自在地相處,坦誠地分享,是神再給我過去這十幾年寶貴的補償的時間,鼓勵他,指點他,愛他。我們的關係不但恢復,甚至已經超過我以前與我父親的親密了。看他今天又在洗碗,吸地,清廁所,浪子回頭,怎不令人欣喜?(2與美津的關係也是從大學二年級認識至今,49年來的最好,不是她改變,是我在長大,得醫治,生命中曾經埋下的不少地雷終於清除乾淨了。(3)教會真的有愛!教會的氣氛今與昔比,是進步太多了!像這樣的家真的不多啊,牧會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終於在實現,那絕不是數目字所能取代。(4)我看見好幾位弟兄姐妹生命在改變。過去被捆綁多年的,不管是個性上的或關係上的,今一個個在被鬆動,我忍不住歡呼雀躍,在禱告線上我禁不住宣告:“70年被擄已經期滿,主啊,作工吧,一個個都被釋放,全然被主得著,過去所缺的,願主補添,人人得著基督裡的豐盛與自由!”

平安喜樂還有內在的原因:(1)我比以前relax了,一方面是年歲大,慢下來了;一方面是看多了,經歷多了,知道價值並不在數字與恩賜,不在人的稱贊與羨慕,是在與主的親密及與人的關係,那才是長遠的,是神所看重的。因此有些東西我已看淡---不再追求自我;神國重價的珠寶才是我所追求。祂必興旺,我必衰微。(2越沒有自己,我們會越快樂。為什麼主那麼可愛?因為祂完全為別人,不為自己。我今若能越不再為自己,相信我也會越像主可愛,也會越快樂。(3)我已無求,也無焦慮,對神的信靠已超過眼見。就是在個人的難處裡,或在世界的動亂與逼迫中,我仍能肯定神的愛,所以能交託。(4我不再刻意恩賜的追求,但醫治是自然的,經歷神跡是自然的,因為那是正常的基督徒的生活,是經過多年的肯定,否定,再肯定而得著的,I am forever grateful....

突然想到我所敬佩,又曾經幫助過我的父老們:像一生忠心傳道的林道亮牧師,沈保羅牧師,像95歲才信主的張隆延老師,像幫助我對聖靈啟蒙的John Wimber像北師附小愛我們這些三四年級小朋友的李金鑾老師,五六年級的盧良鎖老師,還有我的爸爸和媽媽,....不曉得他們在神永恆的國裡過得如何?I miss them。他們雖然死了,還仍然活(約1125原文)。他們說的,做的,及留在我生命裡的,將永不磨滅,永遠傳承。那麼今日的我呢?您呢?您我將留下什麼?

去得著愛,去給人愛。越多有祂,越少有自己。您會越快樂,生命會越豐盛。您會生養眾多,結實累累,紅橙香甜。天上有獎賞要賜給您,歷代聖徒們等著見到您,主耶穌會kissBelieve me, 您在地上所給的,You won't regret!! ..... Love you.....

Thursday, August 21, 2014

献给正在慢慢远离神的你

归回古道,重修祭坛,再寻复兴
——从旧约圣经人物谈校园基督徒毕业生事奉的“归回、重寻、定位”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
——耶利米书6:16

真理既是亘古不变,也是历久弥新。古时耶和华晓谕先知耶利米的话语岂不照样贴切于这个时代。古人曾偏离古道,而今的信徒亦然;古人曾重寻古道,而今的信徒亦当效法;古人曾立足古道再得复兴。而今的信徒若归回古道,也将再燃复兴之火。

大学校园如同“温床”,它能让学子们沉睡,也能让他们茁壮成长。历经大学校园生活洗礼的毕业生们无不感慨道:大学时光美好无比。回味大学生活的点滴顿觉心头 甘甜,而前瞻毕业之路却又深感迷茫。基督徒毕业生们或许不会因工作的穷途末路而困惑,却会纠结在“信仰和事奉”之间——特别对于参与大学校园团契的基督徒 们。毕业不但意味着从“学业”到“事业”的转折,也意味着从“团契生活”到“教会生活”的转变(也有些信徒加入毕业生团契)。信徒毕业后往往会出现许多信 仰的问题,笔者称它为“毕业综合症”,基本症状有三点,兹述如下:

①、信徒在大学团契信仰和事奉非常“热心”,毕业后却异常“冷淡”;②、信徒习惯了大学团契的生活而无法适应教会生活,毕业后难以融入教会,故此寻找不到自己在教会服侍的岗位;③、信徒参与工作后失去正常的个人灵修生活。

这三个现象互相关联,彼此影响。面对此等偏离“古道”的普遍情况,我们当如何面对和解决?时代在改变,圣徒面对试探的形式也随之改变,然而每个时代的信徒面对试探的本质却换汤不换药。我们若追忆圣经中的古圣先贤们就可寻到得胜“毕业综合症”之良药。

1、但以理——重寻古道的圣徒
以色列人曾因离弃耶和华、不遵守神的律法、拜假神而遭受亡国,直至被掳巴比伦。在异族他乡为奴的以色列人失去了登锡安山、上到耶路撒冷敬拜的生活。然而,当神的选民随从世界朝拜那巴比伦王所立之金像时,但以理却一日三次,双膝跪在神的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但6:10)。借此我们可反思两点内容:第一、变动的聚会场所,不变的灵修生活。 聚会点虽改变(从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后波斯帝国执政),但以理却照旧保持正常的灵修生活——这是他在不同环境都能保持成功信仰的秘诀之一。毕业后的基督 徒虽从“团契”到“教会”,但个人灵修须要努力维持,否则会被“巴比伦、波斯”的潮流和文化所同化,出现信仰妥协,灵命倒退如流的可悲境况;更何况,我们 现在的环境远不及但以理当时所遭受的。第二、在变动的文化处境中持守不变的信仰准则。 信徒易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单位同事、公司文化、职场潜规则),信仰渐趋变质,开始随波逐流、妥协信仰。不同文化有不同文化的诱惑力,不同事业也有不同的 诱惑力。若要抵挡千变万化的诱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守不变的真理。但以理并没有因巴比伦王“禁止朝拜他神”的命令而妥协信仰,反而一日三次照常祷告。但 以理经历了巴比伦和波斯两大帝国的先后统治,每个帝国有其文化和宗教,然而他却立足古道,持守信仰,实在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2、尼希米——重修祭坛的圣徒
尼希米也是身处被掳时期的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曾三次被掳,也曾三次归回故土。先后由“所罗巴伯”、“以斯拉”、“尼希米”带领归回,三人先后掀起“归回”的复兴浪潮。基督徒可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如何归回起初的“火热”?

尼希米得知故乡耶路撒冷城墙毁坏的光景后(尼1:3),就坐下哭泣,悲哀几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1:4),于是上书波斯王,请求回国修建城墙(尼2章)。在神的恩待下,尼希米获准回国,并且计划重建城墙的工作。安立门扇、修筑城墙岂是易事,更何况这其中的阻挡和敌对(4章、6章)从未间断,但尼希米不气馁,且靠着大而可畏、守约施慈爱的耶和华完全得胜。

从中我们也可得到两点启发:第一、事工会变,事奉不变。 许多基督徒在大学校园参与事工很开心,然而回到教会却失去热心,于是抱怨教会的生活不适合他们。尼希米却非如此,他从波斯的禾场回到犹大的故土,并没有因 为事工地点改变而冷淡或不适应。事工虽改变,事奉却始终如故——他为耶和华持续大发热心。尼希米纵然受许多挫折,却从未灰心。他原本可在波斯帝国享受波斯 国王的厚待,但他却毅然前往困难重重的犹大国参与事工。信徒在这方面,当多多思考尼希米事奉的榜样,他不是挑选事工,而是为了事奉。第二、感觉会变,感动不变。 信仰的感觉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然而信仰所带出的感动却并非一时。我们所描述的信徒,所谓在大学团契“火热”,毕业后“冷淡”,这都是在描述他们对信仰 的“感觉”而非“感动”。“感觉”是普通的宗教情操,“感动”是信仰的生命。毕业前感觉信仰比较好(给大学生活增添许多色彩,适合大学生活),毕业后感觉 信仰无益(信仰成为生活的束缚,不适合工作生活),所以才会出现此等现象。对此我们要反思我们信仰的实质。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信徒是有生命品质的信徒; 一个在时间中颠簸不平的信徒,根基已然不稳固。让我们跟随尼希米的脚踪重修祭坛——持守信仰的实质(身处异乡,却追想锡安——持续的感动),彰显信仰的行 为(为了神的国度,起身归回重建——火热的事奉)。愿普世信徒委身基督,不是为己的感受,不是为己的适应,而是为神的国度。尼希米的工作纵然充满困难和挑 战,但归回重建的心却矢志不渝;基督徒们归回之路也非常艰苦,需要舍弃许多爱好、享受,攻克自身欲望。但为神国度的缘故,我们理当摆上,重拾起初那颗火热 之心和事奉之情。

3、以斯拉——再寻复兴的圣徒
归回的复兴之路在三个带领者之下打响口号,以斯拉的工作显得最为紧要。复兴的表现不是“圣殿重建”,也非“城墙重建”,而是“圣民重建”。因为复兴不是外在 的氛围,而是内在的生命。以斯拉带领以色列归回的基本工作就是“认罪祷告、圣殿崇拜、洁净百姓”,更重要的就是“教导律法”。复兴绝对离不开对神话语的渴 慕。若想重寻信仰的热心,一定要努力追求真理。以斯拉在众人面前清楚讲解律法,这标志着复兴的到来。基督徒若要归回古道,只有一个途径——回到神的话语 里,沐浴在真理里。

笔 者认为在灵性低潮的状况中,只有寻求神话语而带来的满足方可解决问题,绝不是寻找一种所谓的“感觉”,因为感觉会变。只有真理的带领、真道的光照、圣灵的 充满才能促进我们灵命的复苏。不听道的生活和不读经的生活是枯干的生活,若想追求灵命的增长,渴慕神话语是复兴的不二之法。

4、定位自己的事奉——亚伯、挪亚、约瑟、以斯帖、路得
每 个信徒都须要事奉,但不一定都有事工。事工是有形的教会工作,而事奉是无形的信仰彰显。有事工的人不一定在事奉,在事奉的人会寻找事工。如何才能称之为 “事奉”?是否局限在教会或团契之内?绝非如此。事奉是内在的敬拜,是信仰的基本表现。保罗劝勉我们要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接着他说:“这样的事奉,乃 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可见事奉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为神而活的工作就是“圣工”。教会的工作不一定都是“圣工”,社会的工作也未必都“属世”。圣俗之分的界限不在 乎“工作”的本身,而在乎“作工者”的身份。亚伯是牧养者(农民),挪亚是造方舟者(木匠),约瑟是埃及的宰相,而以斯帖是波斯皇后(官场人士),路得是 拿俄米的好媳妇(普通家庭妇女)。这五人的身份,既非教会同工,更非牧师传道,然而却成为历史历代基督徒事奉的效法榜样。故此,若非上帝特殊呼召,信徒定 位事奉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原有的岗位上开展自己的事奉生涯”——家庭、单位、公司、工厂、学校、医院、社区……是否代表信徒不须参与教会事工呢?也非如 此。许多信徒以“为神工作就是圣工”的道理为借口拒绝参与教会的工作,这是非常狡猾的辩驳。一个信徒若连教会事工的需求都看不见(不参与),怎能视社会的 工作为圣工?教会事工是信徒当尽的职责和义务。保罗认为信徒当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所以每个信徒不但要有固定的聚会点,且要委身在其中,与教会弟兄姊妹一同建立基督的身体。

圣 经中的古圣先贤给我们带来如此宝贵的见证,我们若追随他们的脚踪,便可归回古道,重修祭坛,再寻复兴。在软弱中得着刚强,学效但以理立足古道——敬虔生 活,心怀感动;在迷失中重寻方向,学效尼希米重修祭坛——事奉之心,舍己付出;在低潮中再掀复兴,学效以斯拉归回圣道——忠于圣经,高举真理。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不知道你是否有一点点感觉到亏欠,我们是否在一点点的靠近世俗,靠近肉体,靠近自己,而远离了教会,远离的服侍,远离了神,不希望我们就如此下去,被社会所吞噬,这不正是魔鬼所希望的吗?以此文共勉。

[轉貼自瑞安牧区慕光教会微信]
 

Wednesday, August 13, 2014

伊拉克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

“我为我的国家哭泣,我为巴格达哭泣,我为历史以及其光荣的过去哭泣,我为艺术家哭泣,我为江河哭泣,我为森林哭泣,我为我的宗教哭泣,我为我的信仰哭泣” 一个9岁的女孩在教会的讲台上朗诵这首诗……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主日下午,在巴格达的一座教堂(St. George Chaldean Church)里,穆斯林和基督徒坐在一起,这个集会是在脸书上发起的,纪念在伊拉克北方被ISIS(注)叛军屠杀的基督徒同胞。这座教堂座落在回教徒区,形单孤立,正如今日基督徒在伊拉克的处境,他们悲伤而困惑,不知道在这个国家自己是否还有未来。

在教堂里,聚集的人群举着“我是伊拉克人,我是基督徒”的牌子。一位姐妹Manhal Younis失声痛哭:“我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做为伊拉克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一个伊拉克人可以同时是一个基督徒吗?身旁坐着的一个穆斯林女士安慰她:“你实在是我的同胞骨肉,我们感到难过,你们要承受那些假伊斯兰之名,加诸在你们身上的一切迫害。”

令人发指的邪恶

从6月开始,ISIS叛军逐步进逼,拿下伊拉克北方Nineveh境内的城镇,8月初ISIS攻陷伊第二大城Mosul,并控制了位于该城的水坝,这是伊最大的水坝,与底格里斯河相连,掌握了全国的水资源命脉,令人忧心。8月7日ISIS继续拿下伊最大的基督徒城Qaraqosh(与Mosul相距不到20哩),这个区域的基督信仰在穆罕默德创立回教之前就已经存在,他们大部份是迦勒底人,信奉天主教。

ISIS有计划地在这些城镇屠杀基督徒以及其他的少数族裔(如信奉古老教派Yazidi的库德族),他们甚至连什业派回教徒也不放过。ISIS吊死不愿屈从的弟兄,强奸姐妹并加以杀害,甚至把孩童的头割下来插在枝子上,放在公园里示众,警告大家这就是不归信伊斯兰逊尼派的下场。

网路上有许多恐怖的屠杀照片及视频,其中不少是ISIS刻意上传的,为引起恐慌,这些影像令人心痛,不忍直视(劝大家不要去google,太过惨无人道)。大批基督徒及少数族裔逃亡至附近山区及北方库德族的城镇,他们当中有老人,有婴儿,有孕妇,许多儿童因缺乏食物及饮用水而倒毙在烈日灼身的旷野。ISIS宣称:“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世界的眼目现在都放在加萨(指以色列和哈玛斯的冲突)”。
这是从IS发布的影片中截取的一张照片,这些基督徒被卡车载往刑场处死,惊见照片中还有孩童。
许多孩童倒毙旷野,8月6日有网友在Twitter上公布了这张照片,

“ن”一个新的基督徒记号

ISIS在基督徒的家门喷上 “ن”(阿拉伯字母“N”,指跟从Nazareth 拿撒勒人耶稣的基督徒),扬言只要有人回家,必被杀戳。“ن”这个字母现在成为伊拉克基督徒大屠杀的记号。部份无法逃离的基督徒被迫改信阿拉,除了缴交罚款外,他们的妻子及女儿被迫成为ISIS军人的妻子。这种拿刀拿剑用暴力逼人改信的宗教,自以为拥有绝对真理,然而即使人慑于威吓而屈从,这种信仰又有任何意义可言?令人难以置信,这样的疯狂,竟然发生在2014。

“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1:46)”当腓力向拿但业传福音时,这是拿但业的第一个反应。在第一世纪, “拿撒勒人耶稣”,总带着些许嘲讽和鄙视的味道,拿撒勒不像耶路撒冷,不像耶利哥,不像伯利恒这些名城,许多大人物,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在此发生。可是我们的主却刻意选择拿撒勒──这个卑微的加利利小镇成为祂的家乡。祂虽是上帝之子,不自夸也不张狂;祂是君王,拥有千万天军,手中却无强暴,祂的门徒想起来为祂争战,祂要他们“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因祂知道要承受地土的人,必是温柔的(《太》5:5)。温柔是一种力量,能穿越铁石心肠,祂的国度建立不是靠武力。

上帝施恩怜悯的手介入

联合国袐书长潘基文强烈谴责IS所犯的罪,严重违反人性(crime against humanity),并计划在当地开辟一条人道走廊,让被困的难民可以顺利逃离。法国政府主动提供政治庇护给伊拉克的难民,并呼吁其他国家也加入庇护救援的行列。教宗Francis在8月10日的主日讲台中,除了动员教会一起为伊拉克的基督徒祷告之外,更指派主教Fernando Filoni亲赴伊拉克安慰并帮助逃难的基督徒。

这事发展至今,有一事令笔者特别感恩,也心得安慰:ISIS重砲攻击伊北城Erbil库德族的部队,此举威胁到美国在当地的驻军,加速五角大厦反击的决心,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也许美国卷入此事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但我更相信这是上帝施恩怜悯的手介入。从8月8日开始美军向ISIS军事基地施行轰炸,并提供空投的食物和用水给逃亡的难民。伊拉克军方参谋长称:“美军空袭将令形势逆转”,可望成功削弱ISIS的军事力量,使伊拉克政府部队及库德族的部队,更有效地遏止ISIS的扩张,并收回大量被占领的土地。

让我们举起手,为中东严峻的局势祷告,为在山上逃亡的难民祷告,为我们正在遭受逼迫的弟兄姐妹祷告,愿上帝兴起,施行拯救,愿祂的公义显明,如日头光照。

注:ISIS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也称作ISIL(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Levant),或简称IS,是回教激进组织,属逊尼派(Sunni Muslim)的一支,IS企图建立一个极端伊斯兰信仰的国家,他们的目标是为阿拉征战,竭尽所能地扩张,极端残酷地对待异己,目前IS拥有部份敍利亚及伊拉克的城镇,盖达组织(Al-Qaeda还记得911 事件的宾拉登吗?)原与ISIS关系密切,今年2月正式宣布分道扬镳,因为ISIS过于激进,难以合作。


Wednesday, August 6, 2014

許爸家書: 我真快樂,誰能知道

家書  8/6/2014                                

暑假,短宣隊已陸續返台,另有些家庭旅行在外,再加上有一家在紐約服事,美津也又回去照顧高齡的父母,至少有10家不在,這主日敬拜人會較少,但我所求的是,讓我們不管人多人少,敬拜仍充滿對神的激情,與主同在的豐盛與榮耀。

敬拜前半小時練習,年輕姊妹Beka用英文在唱,我還未聽懂歌詞,但心已深被感動,流淚。我邊聽邊把感想寫在日記本上:Beka在練敬拜,我不知她所唱的字,但心已深被感動。主我佩服您,您真有辦法,竟能使我們這些看不見您的,深深地愛上您。愛啊,愛,在兩人之間,從無中生有,在不覺間掉進去?是發生了化學反應?是被愛箭射中?是天作之合?我想,是神的創作,愛從神來,而神就是愛。最終所要透露的是神對人的愛,那是宇宙的秘密,您用人所能體會的,一再揭露您對我們的心。‘您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其數不可勝數。’(詩405今我終於明白,願以一生的忠貞來作回應,正如我對美津的諾許:‘I love you, never changed in the past, nor will ever change in the future.’”寫著,聽著,任愛在心靈中自然地交流。敬拜時,字幕打出來了,我一邊唱,一邊繼續不停地拭淚。禮拜後問了帶敬拜的年輕人Matt,才知道是Hillsong年出的《Glorious Ruins》,歌詞是這樣唱的:

When the mountains fall
And the tempest roars You are with me
When creation folds
Still my soul will soar on Your mercy

I'll walk through the fire
With my head lifted high
And my spirit revived in Your story
And I'll look to the cross
As my failure is lost
In the light of Your glorious grace

Let the ruins come to life
In the beauty of Your Name
Rising up from the ashes
God forever You reign

And my soul will find refuge
In the shadow of Your wings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And forever I'll sing

When the world caves in
Still my hope will cling to Your promise
Where my courage ends
Let my heart find strength in Your presence

禮拜完,我告訴Matt ,帶得真好,也告訴他,Beka唱得好,我深受感動,並翻日記給他看,裡面還寫著Beka 的名字。Matt眼睛一亮,高興地說,“Beka說這歌有打動她的心,但她覺得今天唱得不好。您日記上所寫的,必會給她大的鼓勵!於是立即打電話給她,她已走了,正要去上班,但還未走太遠,Matt叫她回來,說,Pastor wants to talk to you。” 15分鐘,Beka回來了,我打開日記,指給她看,讀給她聽,她眼眶都紅了。然後她去上班,Matt跟我討論下主日他要講的信息。討論完才發現所有人都走了,只剩下我們兩個人。回到家,兒子也說,今天的敬拜真好。是的,是神聽了我們誠懇單純的禱告。
https://ssl.gstatic.com/ui/v1/icons/mail/images/cleardot.gif

上星期再讀《耶利米書》,再受感動,是多情的上帝,總是這樣:祂公義聖潔,要罰又不忍心罰,一再給機會,讓自己在痛苦中掙扎。纏綿悱惻的愛,我比以前更能體會,同時也更有盼望:以色列百姓壞到極處,神都還願意一再地回心轉意,那麼,不堪的我,仍有希望。

等候吧,宗實,你要等候。“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5)“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哀322)祂永遠信實,祂不棄絕百姓,祂盼的是我們回頭。因著愛,祂必須管教,但祂又說:“我的僕人雅各啊,不要懼怕!因我與你同在。我要將我所趕你到的那些國滅絕淨盡,卻不將你滅絕淨盡,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耶4628世間怎會有這種愛?我難想像,難以置信,但它明明寫在聖經裡,連《以西結書》也是這樣,全卷都在講審判,但末了神仍要以色列成為祂的居所,作祂的子民 (372743794835),天父還是多情。

愛情的開始幾乎是從無中生出來的,但愛的繼續卻需要共同去委身,去經營。回想當初掉入愛的時候,逛河堤,看星空,說夢話,到花園散步,在音樂廳裡靠著坐,心怦怦地跳,都是很美的。誰知以後的交往,訂婚,結婚,婚後的適應,還有多少痛苦的歲月是必經的過程,必修的學分,有必付的代價。當初誠然是初生之犢,對婚姻全無所知,單純得可愛,如今回想更覺難得,彌足珍貴。那種最純潔的愛,《雅歌》說,“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雅歌8:7)

如今呢?老夫老妻了,不但和平共處,還能彼此欣賞,互相尊榮,feel at home and at ease with each other,我心感恩。啊,短短的一生,大半輩子的琢磨,都要近古稀了,這愛情的長跑,辛苦的進步,真不容易啊!但天父一直在拍掌鼓舞,像父母親看著孩子在學走路,祂喜逐顏開,不停地誇讚。一方面為我們的成功替我們高興,一方面為我們能因此體會祂的心而感到欣慰。

因為與神的關係也類似,經過好幾十年,不再是初信時的求好處,求知識,怕犯規,怕被罰;也不再是過程中的經過水,經過火,信心的大小考驗;倒是越來越在祂的愛中坦然,篤定,也漸有老夫老妻的融洽與默契。不是油條,不是隨便,是安祥,是自在,是相互的信任。即使貧窮,沒有衣食,仍覺幸福,仍是快樂。人說我傻,他們不知道我為何幸福,為何快樂,但我知道,十字架上捨命的主知道。同路人啊,也許你能知道。

以前教會禱告會時曾出現一個對句:

麵包之家同長大,
攜老扶幼進迦南。

前些天東岸眾教會的家人們在線上交通禱告,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滿了喜樂。禱告完,已集體創作了一段句子。好玩,與您分享:

家人團聚,吃吃喝喝,唱唱跳跳,
家人同行,歡歡喜喜,說說笑笑。

家被建立,相親相愛,
回到父前,滿足父心;
同心同道,完成父託。

我真快樂,誰能知道?!